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聲音沙啞的迷思(三): 嗓音美容

        我能不能變成林志玲的聲音? 聽說有「嗓音美容」,這是最近常被問到的問題,但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這是中文用詞造成的誤解,這種自創的名詞雖然很有吸引力,但嗓音治療和美容的觀念,其實有相當大的出入。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聲音,而且難以改變,使用頻譜分析可以看到類似指紋的特徵,這就是所謂的「聲紋」,它可以用來辨識發聲者。由於嗓音特質難以改變,所以對嗓音有問題的人,治療的目標是要恢復原來健康的聲音或改善發聲機能,不是要變成另一個人的聲音,它和美容不同,這是應該知道的觀念,不過發聲的習慣或講話的口氣、語調,則可以藉訓練加以改善或模仿。

        嗓音難以改變的根本原因在音質,而音質又由非常細緻的聲帶構造和機能來決定,其間的關係非常精密,肉眼看不到的組織變化就會影響音質,難以用美容的觀念加以調控,改變音質的方法目前仍在研究階段,所以有些嗓音異常,如聲帶溝、結疤、萎縮或老化的治療,主要是針對聲門閉鎖不全,減少發聲吃力的問題,至於音質則尚無穩定有效的改善方法,不能過度期待。

        上帝給我們這個難題,似乎在暗示: 美聲難以強求,不如講求公義。


        歡迎轉寄,引用請註明出處。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聲音沙啞的迷思(二): 忽視多重因素

        一般人用「聲音沙啞」來表示發聲有問題,而且對各種發聲障礙往往只注意單一的原因,但其實「聲音沙啞」大多是多重因素造成,如果病患缺乏了解和配合,治療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所以專業醫師看診的時候,須要顧慮並解釋複雜的因素,相當費神又費時。

        在各個多重因素當中,最常見的是咽喉胃酸逆流,因為至少有一半聲音沙啞的病人和它有關,但它和腸胃科的胃食道逆流不同,病人大多不會自覺有溢胃酸,咽喉胃酸逆流的因素,除了體質和飲食生活習慣之外,也和睡眠、情緒有關。

        其次,發聲習慣不良或肌肉緊張、粘膜乾燥也是常見的因素,它又與情緒、個性和用聲的多少或水分的補充有關,但也可能是聲門閉鎖不全或聲帶震動不良導致的代償作用。

        此外,聲帶和其他發聲器官的老化,也時常和聲音沙啞的因素混在一起。至於使用某些藥物或荷爾蒙的問題,以及過敏、新陳代謝、神經肌肉或精神心理病變,也可能影響聲音沙啞。

        所以,治療「聲音沙啞」,不能只注意聲帶構造的變化或其他單純的原因,上述多重因素往往共同存在,需要病患的了解和配合,並接受全面的治療,才能達到根本和長期的效果。


        歡迎轉寄,引用請註明出處。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聲音沙啞的迷思(一): 名稱的問題

    聲音沙啞是相當常見的問題,但是很多人往往會有一些不切實際的觀念,而無法客觀面對、適當處理。茲將幾種迷思,分別以短文說明。

    「聲音沙啞」的名稱問題,在於「沙啞」的字義是聲音粗糙、難以發聲的意思,一般人用它來表示發聲有問題,但事實上在各種發聲障礙的疾病當中,只有部份疾病以「聲音沙啞」來表現,所以它是一種非科學性的慣用統稱,會讓人忽視其他不以「聲音沙啞」來表現的發聲障礙疾病。

    發聲障礙的表現方式,除了「沙啞」,亦即聲音粗糙(rough)之外,也常見「氣聲(breathy)、無力(asthenia)痙攣(spastic)、顫抖(tremor)、複聲(diplophonia)、假聲(falsetto)」或混合性的症狀等等,而且也各有不同的治療方式。所以「聲音沙啞」雖然是一般人慣用的統稱,但不能因為字義,窄化了發聲障礙的觀念。

    此外,中文也常以「嗓音」來表達動物發出的聲音,「嗓」是喉嚨的意思,但實際上「發聲」還包括很重要的呼氣運動和共鳴,所以「嗓音」這個名詞也容易造成不正確的觀念,而影響判斷和治療,這些都是缺乏科學性的慣用語可能導致的問題,需要予以注意和澄清。 


    歡迎轉寄,引用請註明出處。

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性荷爾蒙與更年期對女性聲音的影響

    為何青春期之後,男女聲音就有明顯的不同? 因為聲帶和喉組織具有各種性荷爾蒙感受器,其中男性主要是雄激素(androgen)感受器,女性則具有雌激素(estrogen)、黃體素(progesterone)和雄激素(androgen)感受器,這些感受器在青春期接受不同種類和數量的荷爾蒙作用,造成不同的聲帶和喉組織之構造變化,所以發出的聲音男女有別。

    在女性的月經週期當中,月經來潮前到月經期間,因為黃體素(progesterone)和雌激素(estrogen)分泌量的變化,有些女性會發生聲帶腫脹、微血管擴張和震動性變差的現象,導致發聲疲累、音域變窄和共鳴減少等問題,這就是所謂的「經前嗓音症候」(premenstrual vocal syndrome),不過這種變化通常很細微,對職業用聲者比較有影響,所以在這段期間不要勉強用聲。

    女性到更年期以後,因為雌激素(estrogen)和黃體素(progesterone)分泌量降低,造成很多更年期的問題,其中「更年期嗓音症候」(menopausal vocal syndrome)比較容易被忽視,這種症候是因為更年期後,逐漸發生的各種聲帶組織之失衡和萎縮,這些變化會導致聲音沙啞、粗造、音調降低、音域變窄、聲音強度減少和喉嚨乾燥等問題,雖然這些問題也是一種老化現象,但對聲音質量要求比較高的職業用聲者,必需在診斷上列入考量,需要時建議補充荷爾蒙,以改善聲音症狀或延緩惡化。


    歡迎轉寄,引用請註明出處。

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卡拉OK對健康的好處

          一般人唱卡拉OK主要是為了社交和娛樂,但歌唱也是一種運動,對身體健康具有多方面的好處:

一、可以幫助減肥
肥胖是現代文明病,對身體健康威脅很大。一個普通體重的成年人,每天的基礎代謝和日常活動所需的熱量約兩千卡路里,所以每天吃進去的食物熱量超過兩千卡,就會逐漸肥胖。因為唱歌是一種運動,會燃燒醣類及中性脂肪(即三酸甘油脂,是體內脂肪的一種),以提供需要的熱量,運動越久,中性脂肪消耗的比重越大,而人體皮下大部分是中性脂肪,所以想減肥又不喜歡運動的人,唱卡拉OK是一個好方法,但必須持之以恆,也不能同時大吃大喝。有人計算唱一首歌消耗的熱量,依歌曲的不同大約5 20卡,耗氧量可以和跑一百公尺相當,在划步機上手腳輕鬆運動半小時約消耗100卡,體重減輕一公斤需消耗7000卡。

二、調和自律神經
歌曲是一種具有美感和情感的旋律語言,不管聽或唱卡拉OK,自然會感受或發洩這種情緒,尤其銀幕上適時顯現的歌詞,大幅降低了記憶歌詞的困難,讓唱歌變得很容易、輕鬆,唱歌時傾聽旋律和節拍,同時必須看銀幕上隨時變化的歌詞,以及優美的風景或正妹、型男,不覺中就會忘記煩惱,放鬆情緒的緊張與壓力,所以深受情緒影響的自律神經會受到調和,進而影響其控制的各種組織器官功能。

三、促進排便功能
前面提到唱卡拉OK能舒緩情緒,調和自律神經,而與排便有關的腸胃蠕
動,就是由自律神經控制,因為情緒放鬆,自律神經中的副交感神經才不會被交感神經過度壓抑,副交感神經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和排便功能。此外,唱 歌需要運用腹式呼吸法,也就是唱歌發聲的力道,來自於腹部對呼氣的控制,所以腹腔周圍的肌肉會有比較多的收縮運動,造成腸胃擠壓、按摩的效果,可以改善胃腸蠕動,防治便秘。

四、改善月事失調
月經週期和性荷爾蒙的分泌有關,這些荷爾蒙的分泌又受到心境和情緒的影響,唱卡拉OK時,心情很容易被銀幕上的歌詞和影像,帶入歌曲的情境,大部分歌曲的創作,又都為了抒發男女情感,所以唱卡拉OK不覺中會進入這樣的想像和意境,進而刺激腦下垂體,調節性荷爾蒙分泌,因而改善忙碌、緊張引起的荷爾蒙分泌不順和月事失調。  

        歡迎轉寄,引用請註明出處。

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卡拉OK用聲要領....給非專業歌唱者

      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歌唱天賦,如何唱好卡拉OK? 答案雖然不盡相同,但本文以作者平凡的歌唱天賦、過去很少開口唱歌、高音唱不上去的狀況,後來根據音聲(嗓音)醫學和歌唱的知識自我練習,多數的歌不但唱得上去,而且還唱得不錯之經驗,再加上音聲醫學的觀點,介紹卡拉OK的演唱要領,希望能切合一般人唱歌時面臨的困難和需要,相信只要依循這些原則做聽唱練習,盡量培養音感,正確的活化發聲肌肉之運動與協調,就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嗓音特質。             
 
一、 歌唱的呼吸支持要正確
良好的呼吸支持是正確發聲和避免肌肉過度緊張的基礎,它不僅是歌唱的唯一動力來源,也是演唱的一個重要技巧,其要領就是多運用腹式呼吸法,也就是歌唱時呼氣和控制發聲動力的感覺是在腹部,不是在喉部,喉部的動作只是被動的配合,如此才能放鬆咽喉和口腔,發揮最佳之肌肉彈性和共鳴效果。因為人體呼吸的原理是來自於兩組呼吸肌肉群的收縮和放鬆,一呼一吸不用學,但歌唱時這兩組呼吸肌肉群的運作就跟平時的呼吸不一樣,兩組呼吸肌肉群必須彼此互相抗衡,也即是吸氣肌肉群去抗衡呼氣肌肉群,因此歌唱時腹部不會很快的往內收縮,它是歌唱中控制聲音變化的一個重要機轉。
 
二、運用最佳發聲共鳴位置
    卡拉OK人人會唱,但每次唱完若感覺不自然、不舒服,喉嚨緊緊的,大多因為呼吸支持不正確,或採用喉音歌唱,缺乏共鳴所致,人的最佳音色共鳴位置是採用鼻腔共鳴,它可以使聲音明亮、圓潤、咬字清晰、音準較佳,以及減少喉音和喉肌的緊張。發聲的共鳴除了要有好的呼吸支持之外,對一般人來講比較抽象、難學,建議模擬貓頭鷹 ㄨ(嗚)------ 的叫聲練習高音,學山羊ㄇㄟ------的叫聲練習低音,當發出的聲音具有鼻腔共鳴時,以手指觸摸上顎可感覺到振動,若能善加體會和運用,就能發揮優美的音色,也會讓音域擴大,這是很重要的歌唱技巧。
 
三、 學會聽伴奏音樂
   唱卡拉OK時,會習慣性看字幕唱歌,而忽略聽伴奏音樂,但字幕出現的時間時常不大正確,所以必須根據伴奏音樂,才能配合正確的節拍,讓歌聲有優美的音樂襯托。伴奏音樂都有一定的節拍及速度,通常由低音樂器如鼓、低音大提琴等來掌控節拍速度,輔以高音樂器來吹奏弦律曲調,只要經常注意去聽,聽得懂,聽得熟練,久了你就可以配合伴奏音樂來唱歌了。
 
四、 學打拍子並適當的換氣
節奏拍子是歌曲的骨幹與根基,經常發現唱卡拉ok時,兩眼直盯著螢幕,等著歌詞出現才唱出聲音,歌聲往往比伴奏音樂慢半拍,或者長短音參差不齊,其實卡拉ok歌曲大致是每小節三拍或四拍的結構,簡單易學,不過要注意歌詞中,半拍或一拍半的字及其位置,這是重要的節奏變化韻味。至於何時換氣較佳? 原則上歌詞的逗點或句點,皆是最佳的換氣時間。總之,要以「有足夠的呼氣」來發聲為原則,呼氣不足時就必須換氣,如此才能放得開、輕鬆唱。
 
五、 唱出歌詞中有音調變化的字
    每一首歌的歌詞當中,多少都要藉一些需要變化音調的單字,來表現韻味和美感,這些轉變音調的地方在歌譜上會標示出來,但一般人唱卡拉OK並不會看歌譜,也不容易在伴奏中聽出,這種音調的變化雖然短暫、細微,但卻是唱得好不好聽的一個重要關鍵,所以學唱的時候,要仔細傾聽、模仿歌手唱有音調變化的字,唱出的歌才不會平淡無味。
 
六、 唱適合自己音域的歌曲
每個人天生聲帶的長短厚薄,以及咽喉口腔和鼻腔的大小粗細,影響一個人音域的寬度、高低和共鳴,訓練雖然可以進步,但有其極限,無法勉強。因此選擇適合自己音域的歌曲就格外重要,例如男生最好選擇男歌手唱的曲子,女生選擇女歌手的曲子,音域較低者選擇低音歌手的曲目,較高者則選擇高音歌星的曲目,如此才不會在歌唱中出現緊繃刺耳的聲音。
 
           親愛的朋友,唱歌是為了紓解生活中累積的壓力,發洩情緒,而不是再給自己增加壓力和挫折感!相信只要依據本部落格:如何健康的使用聲音?一文,以及前述的歌唱要領,加以體會學習,將可以為你帶來無限的輕鬆和享受。
 

         歡迎轉寄,引用請註明出處。

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聲音保健(二) 如何預防咽喉胃酸逆流?

    胃酸逆流到咽喉會發生組織發炎和敏感度增加等反應,這個問題和聲音有密切關聯,在症狀上大多沒有自覺胃酸逆流,而是以聲音沙啞、喉嚨卡卡的感覺、咳嗽清喉嚨和喉嚨敏感最常見,有些人有痰多、痰黏、異物感、鼻涕倒流感、喉嚨痛、胸痛、氣喘、口臭、牙齦糜爛、噁酸或心灼熱等現象,也有很多人沒有自覺症狀,胃鏡檢查也還看不出胃食道逆流。其原因主要是胃食道交接處的括約肌太鬆、胃酸分泌過多、胃食道排空不良、腹壓太大、藥物或食物刺激引起,此外飲食、睡眠習慣不良或情緒壓力都會導致胃酸逆流。用咽喉內視鏡檢查可以看見聲帶及喉部組織發炎腫脹,聲帶上也常見粘稠分泌物。
 
    在預防上要針對上述原因,少吃咖啡、可樂、茶、酒等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食物、高油脂或酸辣食物、巧克力或其他甜食、薄荷、番茄製品,以及汽水、洋蔥、韭菜等產氣食物,此外不抽煙、吃飯八分飽、不吃宵夜、不亂吃藥、睡前兩小時禁食(但可喝少量水)、飯後不馬上平躺或激烈運動、飲食有規律、睡覺時頭及上半身墊高、避免熬夜或失眠、維持輕鬆的情緒、不穿很緊的褲子、減去多餘的體重,都能減輕咽喉胃酸逆流,當咽喉有痰或異物感時也不要用力清喉嚨,要以喝水來減少胃酸的刺激。
 
    在治療上要養成預防胃酸逆流的飲食生活和睡眠習慣,並放鬆情緒,較嚴重者可使用中和胃酸、改善吞嚥消化道蠕動排空、減少胃酸分泌的藥物,甚或做抗逆流手術。咽喉胃酸逆流是最常見的聲音障礙原因,需要注意和排除。

歡迎轉寄,引用請註明出處。

聲音保健(一) 如何健康的使用聲音?

       之前介紹過「發聲機轉」和「音聲(嗓音)障礙」,因為文章主題具專業學術性,讀起來可能比較艱澀,現在我們要進入比較輕鬆且和每個人切身相關的保健單元,筆者盡可能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表達,希望能提供正確的概念和簡要的查詢資料。
 
         發聲講話或唱歌是人類特別發達的能力,雖然使用非常頻繁,而且輕易、自然,但其實牽涉的器官和功能非常廣泛,是人體最精密、複雜的運動,因此也容易發生各種問題。筆者長期從事喉科專業醫療,看到很多人因為缺乏「聲音問題大多可能自癒、可以預防、個人嗓音特質難以改變」等基本觀念,而沒有適當的面對問題,所以本文特別介紹正確使用聲音的十個要點,這些常識對維護嗓音健康很重要。  
 
以下先介紹正確使用聲音的十個要點:
 
1足夠的睡眠和穩定的情緒:
發聲是非常精密複雜的運動,足夠的睡眠和穩定的情緒可以讓肌肉充分的休息、放鬆,發聲時肌肉才有充分的彈性,不會很快疲勞、僵硬,此外也可以調和自律神經,讓黏液腺分泌充足的黏液,以維持聲帶表面的潤滑和黏膜的柔軟,順利完成聲帶震動發聲,這些都是嗓音健康的基礎,所以當睡眠和情緒不佳時,要少用聲音,並避免大聲吼叫,否則可能導致聲帶發炎、息肉,或長期反覆而造成肌肉緊張性音聲障礙、聲帶結節。
 
2攝取足夠的水分:
發聲需要靠呼氣來推動,這種空氣流動會增加水分消耗,通常每人每日需要攝取約2000cc的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而是要少量多次,一次灌太多水反而容易引起腹脹等腸胃問題而影響發聲。總之,攝取足夠的水分才能維持身體代謝的平衡和穩定濕潤的咽喉黏膜,以應健康發聲之需要。
 
3避免吸食刺激物:
刺激性的食物如菸酒、辣椒,以及含咖啡因的飲料,會造成聲帶黏膜的刺激  或讓自律神經興奮,導致聲帶黏液分泌不穩定或過度敏感而阻礙發聲,若需要 吸食這些刺激物,則可再喝些溫開水,以減少刺激。至於這些食物可能造成胃    酸逆流而影響聲音的問題,待下一篇嗓音保健(二)再介紹。
 
4聲音的休息要足夠:
發聲是一種非常精密複雜的運動,當然也需要休息才不會疲勞,所以除了充足的睡眠之外,原則上一天至少要有兩、三次,每次二、三十分鐘以上的完全禁聲休息,才不會因肌肉疲勞導致聲音緊張、無力、發聲疼痛、慢性聲帶炎或聲帶結節等問題。
 
5在吵雜的環境少用聲音:
在吵雜的地方說話,必須和環境噪音競聲,而且不容易聽到自己的聲音,不覺中會用過度緊張的肌肉和過大的音量說話,這種難以自我控制的發聲方式,容易引起各種音聲障礙,若職業上需要,建議使用麥克風或耳機。
 
6用適當的音量說話:
通常適當的音量是在伸手可及的距離,讓兩三個人可以聽到的程度,發聲共鳴好的人,聲音的投射效果較佳,發聲時覺得喉頭緊或不舒服,要注意是否音量過大,若長期要用較大的音量,需使用麥克風,否則可能造成聲帶炎、息肉或發聲肌肉緊張等相關問題。
 
7用自然的音調說話:
每個人聲帶和咽喉的構造都有些差異,所以會有不同的基礎音調,這種音調的高低,可以由咳嗽、呵欠的聲音或ma ma等基本發聲動作聽出來,也可以用樂器的音階來找key,用這樣的音調發聲最輕鬆自然,如果時常用不適合自己的音調講話,就會增加聲帶的緊張和負擔,而容易疲勞或導致肌肉緊張性音聲障礙。
 
8用適當的呼吸和速度說話:
呼吸的配合是很重要的發聲基礎,雖然說話的速度每個人不同,但原則上說八到十個字就要停下來換氣,讓發聲有充足的呼氣支持,如此才能放鬆喉嚨肌肉,也讓說話的速度不致太快,在氣不足時繼續發聲,容易發生肌肉緊張性音聲障礙或其他相關問題。
 
9做放鬆喉嚨的動作:
喉嚨放鬆可以讓發聲更有彈性,音質和共鳴更好,而且不易疲勞,要達到這個目的,除了前述的要點之外,發聲前做嘴巴張合運動或做母音練習,發聲時口部動作加大,都可以讓喉嚨放鬆,口部動作大也可以降低說話速度,讓咬字有連貫性,此外說話時頸肩的動作或走動等肢體語言,也能減少喉嚨緊張。
   
10感冒的時候少用聲音:
通常感冒會引起上呼吸道發炎腫脹,而影響發聲和共鳴,此時聲帶黏膜及其下微血管等組織最為脆弱,如果再過度或不當的發聲,則容易造成聲帶震動區域的組織傷害,導致慢性聲帶炎或聲帶息肉,所以感冒時,不論有沒有引起聲音沙啞,減少用聲、多休息,就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歡迎轉寄,引用請註明出處。

音聲(嗓音)障礙(二)

五、聲帶溝或疤痕(vocal sulcus or scar
        聲帶溝是最常見的先天性聲帶異常,通常在青春期聲帶發育後才會表現出聲音尖、粗、不宏亮和發聲吃力的現象,嚴重者發聲時漏氣的現象明顯,會影響社交和工作。理學檢查要在充足的光源和放大的內視鏡或頻閃光源喉鏡錄影下仔細觀察,才容易在聲帶上看到這種縱向疤痕狀凹陷,它會影響發聲時的聲帶振動和黏膜波動,這種構造異常的嚴重度,個別差異很大,輕微者的嗓音症狀不明顯,嚴重者聲帶會呈現萎縮狀態,造成聲門閉鎖不全。
        治療上可嚐試自體脂肪注射或使用甲狀軟骨成形術讓聲帶增厚,或施以特殊的黏膜下顯微手術,這些方法能改善聲門閉鎖的功能,對音質的問題,則只有重度患者才可能有比較明顯改善。這種患者通常不建議從事必須常用聲音的工作,因為容易造成肌肉緊張性音聲障礙或息肉,但發聲訓練也能減少這些問題。
        聲帶疤痕是聲帶經過發炎、外傷或手術引起的傷口結疤現象,臨床症狀及治療方法和聲帶溝相似,因為很小的疤痕就會影響音質,這種音聲障礙在治療上還是難題,但以小量多次的類固醇注射疤痕,可能有些軟化效果。對這種難治的聲音沙啞,還有很多細節有待進一步研究和突破。

六、老化或萎縮(senile change or atrophy  
因為發聲相關器官的老化或萎縮,老年人的聲音常有無力、漏氣、沙啞、顫抖的現象,有些人為了克服這些現象,導致肌肉緊張性音聲障礙,此外發聲的音調也會隨著年齡而改變,女性在更年期後逐漸降低,男性中年之後逐漸升高,在聲帶上可見黏膜厚度、硬度及其下Reinke’s space的鬆緊變化,而且聲帶肌肉的老化萎縮也會造成聲門閉合不全,這些現象也可能發生在比較年輕的人,但原因不明,這種嗓音障礙嚴重者,可用某些聲帶注射或手術增厚的方法來改善。

七、荷爾蒙性嗓音障礙(hormonal voice disorder
    人類喉頭聲帶上有男性荷爾蒙受體,所以在青春期發育後,男女就有比較大的差異,男性聲帶會因男性荷爾蒙而變粗長、音調降低,而女性若使用男性荷爾蒙藥物,則會造成聲帶和聲音男性化,因為這是不可逆的組織變化,而且聲帶的構造和發聲機轉又極其精密,目前還沒有理想的方法來逆轉雖然有報告指稱某些甲狀軟骨成型或聲帶手術,對提高音調可能有效果,但這仍然是男性變性者,難以解決的問題。

八、變聲性假嗓(mutational falsetto
    在青春期喉頭聲帶受荷爾蒙的作用而發育,聲帶變得粗長,音調降低,如果下意識抗拒這種改變,就會使用弱小的呼氣和拉緊的聲帶,發出像童音的假嗓音,成為習慣後就不易改變,它通常不是喉頭聲帶發育的問題,接受發聲訓練就能矯正。
   
九、轉化性音聲障礙(conversion dysphonia
    發生的原因是長期或突發性的情緒壓力,引起喉部肌肉功能失調,嗓音的表現具多樣和不持續性,最常見的是喑啞或耳語聲,喉內視鏡檢查可見聲門閉鎖不全或無異狀,在治療上,除了發聲訓練之外,要讓患者瞭解病因,消除心理因素,才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十、神經肌肉性音聲障礙(neuromuscular voice disorder
1.單側聲帶麻痺(unilateral vocal fold paralsis: 聲帶很重要的運動,就是發聲時兩側聲帶內轉靠攏,呼吸時兩側外轉張開,這種功能分別由喉內轉肌和外轉肌來帶動,這些肌肉又受到喉神經的協調控制,當一側喉神經受到發炎、手術或腫瘤等因素之侵害,就會造成該側聲帶麻痺而無法轉動,當不動的聲帶距離兩側正常靠攏的聲門中線越遠,漏氣性的聲音沙啞(氣聲)就越嚴重,或造成代償性的假嗓音。處置上要先排除腫瘤的因素,然後在神經自行復原的三到六個月期間,觀察嗓音進步的情形,若三到六個月後仍有音聲障礙,採用某些注射或手術的方法讓聲帶增厚或內轉,就能有效改善聲門閉鎖不全引起的聲音沙啞。此外最近的研究也顯示,早期注射暫時性填充物於麻痺聲帶肌肉,讓兩側聲帶可以靠攏震動,可能會幫助神經再生,減少肌肉萎縮。     

2. 雙側聲帶麻痺(bilateral vocal fold paralsis):發生的原因和單側麻痺相似,但比較少見,它會造成兩側聲帶無法轉動,通常發生初期呈現聲音沙啞,但兩側聲帶會逐漸向聲門中線靠攏,此時聲音雖然改善,但無法外轉的聲帶會造成呼吸阻塞。治療上除非做氣管切開,再壓住氣切口發聲,否則音聲和呼吸很難兼顧,所以雙側聲帶麻痺仍是醫學上棘手的問題。

3.中樞性麻痺(high level or central vocal palsy): 由於喉神經源於腦中樞,中樞神經病變也會造成聲帶麻痺,不過兩側喉神經在腦幹中樞有複雜的交叉,這種麻痺會呈現不規則的聲帶颤動和音聲症狀,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

4. 運動協調障礙(coordination disorder: 比較常見的聲音顫抖(vocal tremor)或痙攣性音聲(嗓音)障礙(spasmodic dysphonia),或兩者混再一起,它被認為是發聲時,協調肌肉收縮的腦幹功能異常,造成聲帶緊張度的協調不良,不過這種病患通常無法檢查出中樞神經病變。在治療上,痙攣性音聲障礙須先與肌肉緊張性音聲障礙鑑別,再使用肉毒桿菌聲帶注射、甲狀軟骨成形術、切除部分聲帶內轉肌或神經來改善症狀,但聲音顫抖的治療效較差。

十一、聲帶囊腫或腫瘤(cordal cyst or tumor:
    聲帶上的任何腫塊都會造成聲帶震動異常或聲門閉鎖不全,而導致聲音沙啞,其中常見的聲帶囊腫大多因為黏液腺出口阻塞引起,由於囊壁很薄且位於黏膜下,需要用精細的頻閃光源喉鏡診斷,並使用特殊的顯微手術技術,才會有較佳的治療效果,手術後造成聲帶疤痕的危險性較高,此外,運用特殊的微量類固醇局部注射技術,也可能消除囊腫。至於聲帶腫瘤,如常見的白斑和聲帶癌,早期就會聲音沙啞,用喉內視鏡雷射顯微手術治療效果良好,愈早治療聲音受到的影響愈小。


歡迎轉寄,引用請註明出處。

音聲(嗓音)障礙(一)

    音聲(嗓音)障礙(俗稱聲音沙啞)依發生的原因,可分為機能性及器質性音聲障礙(functional & organic voice disorder),機能性音聲障礙是咽喉、呼吸肌肉緊張或協調不良所致,器質性音聲障礙則因聲帶或相關組織的變化引起,有些機能性音聲障礙會產生器質性病變,反之亦同。在治療方面,每個人對聲音好壞的需求不同,效果也有個異性,因此必須在各方面完整的考量,才能做適當的治療,基本上大多數機能性音聲障礙用音聲衛教或發聲復健訓練即可,但有時須配合藥物或手術,至於器質性音聲障礙通常需要手術或藥物治療及音聲衛教,茲簡介常見的音聲障礙如下:

一、 肌肉緊張性音聲障礙(muscle tension dysphonia
   
又稱過動性音聲障礙。其發生的原因是聲帶本身或發聲相關肌肉過度緊張或協調不良所致。這種病患通常可在頸部摸到較高的喉頭位置,以及較窄的甲狀軟骨與舌骨之間隙,喉鏡檢查聲帶外觀正常,也常見發聲時後聲門閉鎖不全或()較為緊縮的喉室,平常不一定有明顯的聲音變化,但長時間說話後,會出現喉嚨乾、緊、痛、發聲疲乏無力等症狀,甚至有刺耳或痙孿性的聲音。這種音聲障礙通常在聲音使用較,而且發聲習慣不好的人才會發生,但也常發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後、咽喉胃酸逆流或使用不適當音調發聲者,與性格、情緒或睡眠也有關係,因此常與有咽喉異物感的「喉球症候群」(globus syndrome)精神官能症同時存在。外,咽喉的各種病變和聲門閉鎖不全的人,也會因為過度機能代償的惡性循環而導致此症,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或咽喉胃酸逆流引起的發炎、更年期後或老化的聲帶,以及其他各種影響聲門功能的組織構造變化,都可能造成這種代償性的音聲障礙。在治療上必須考量多方面因素,例如先排除或治療聲門構造和功能的問題,如果需要時常講話,則可先给予健康用聲及預防咽喉胃酸逆流的衛教,同時做發聲復健訓練,或進一步施與喉部按摩,其方法主要是減低喉部肌肉緊張,矯正發聲時呼吸、共鳴、音調、音量、速度、緊張度等相關習慣,通常每週訓練一次,為期八週,來改善發聲的技巧和效率,以承受較大的用聲量。至於因組織構造病變造成聲門閉鎖不全,或咽喉功能不良而導致此症者,則須先針對原因予以改善。

二、聲帶結節 (vocal nodule)

發生的原因類似肌肉緊張性音聲障礙,但產生結節需要兩個要素,即長期大量使用聲音和發聲習慣不良。組織變化的初期可能是慢性聲帶炎,再逐漸於聲帶前三分之二的中點發生表皮、甚至皮下組織增厚、變硬,而成為結節。常見於老師、經常喝斥小孩的家庭主婦及喜歡大喊大叫的孩子。臨床上出現講話後喉嚨乾、緊、痛,聲音沙啞及發音吃力等症狀。聲帶結節之所以好發於聲帶前三分之二的中點,乃由於此處為聲帶之最大振動點,兩側聲帶粘膜在此處過度碰撞所引起。對發生半年或一年以內的急性結節之治療,只要去除前述任何一個產生的要素,就可能逐漸痊癒,所以通常採用藥物、音聲衛教、減少用聲或發聲訓練。若結節持續半年或一年以上,會形成不可逆的組織變化,甚至使聲帶彈性變差,而難以完全恢復聲音。這種慢性結節外形大小和音聲症狀常有起伏變化,必須在症狀最輕的時候做治療的選擇,此時若結節小,對聲音及聲門閉合的影響不大,且無音聲的起伏或其他咽喉症狀,可不必治療,若有音聲或其他症狀,則依急性結節的方式治療,讓聲音穩定在較佳的狀態並防止惡化,同時消除其他與發聲有關的症狀。若結節較大,對聲音及聲門閉合影響嚴重,除了聲音沙啞,也會有發聲肌肉緊張的問題,則可用喉鏡顯微手術切除,或對有些較鬆軟的結節做局部藥物注射治療,之後再做發聲訓練,防止復發。至於常見的小孩聲帶結節,主要須與喉乳突瘤鑑別,通常乳突瘤的症狀會持續加重,而小兒聲帶結節則好好壞壞,只要盡量節制大聲吼叫,通常接近青春期就會自行痊癒。

三、聲帶息肉 (vocal polyp)
   
發生的原因是「發聲創傷」(phonotrauma ),也就是先有聲帶脆弱的隱因,或先天性的聲帶溝等聲門閉鎖不佳的患者,以及吸道感染、胃酸刺激、抽菸、喝酒使聲帶微血管脆弱的狀況,此時如果大聲喊叫,就容易造成微血管破裂,滲出的血液在粘膜下形成血腫,再變成息肉,它會影響聲帶的閉合和振動而造成聲音沙啞、發聲吃力。病理檢查常見粘膜增生及粘膜下水腫,有時和聲帶結節不易分別。不過,息肉的發生率男多於女,結節則是女多於男,聲帶息肉的發生原因和說話習慣比較沒關係,是一時的發聲刺激引起,聲帶結節則與說話習慣有關。此外聲帶息肉不一定發生在聲帶前三分之二的中點,有些會在聲門前聯合或聲帶的上下方,而且大多是單側,大小差異也比較大。在治療上,以喉顯微手術或局部藥物注射為主,不過短期形成的息肉用藥物及禁聲亦可能痊癒,治療後給予音聲衛教即可。

四、發炎性反應 (inflammatory reaction) 

1.急性聲帶炎(acute corditis: 最常見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其次是刺激引起的發炎反應,如煙酒、胃酸或過度用聲等。臨床上肉眼看不出的聲帶發炎腫脹就會有明顯的聲音沙啞,治療上要注意禁聲,讓聲帶充分休息,否則復原的時間會拖長或變成慢性發炎。

2.慢性聲帶炎(chronic corditis: 發生的原因除了反覆的急性發炎,以及長期的發聲肌肉緊張和用聲過量之外,咽喉胃酸逆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是常見的重要原因,有關咽喉胃酸逆流的症狀、原因和預防與治療,請看後續音聲衛教之胃酸逆流一節。慢性聲帶炎的症狀是反覆性聲音沙啞,然後逐漸無法完全恢復,理學檢查可見聲帶上有不同程度的充血、紅腫、粗糙、硬化或白斑,治療的原則除了避免胃酸咽喉逆流或其他外物刺激之外,要避免嗓音濫用,或以發聲訓練,減少發聲時因肌肉緊張造成的聲帶刺激,若長時間不治療,聲帶變粗變硬後要改善十分困難。

3.息肉樣聲帶 (polypoid vocal cord: 是一種特殊的慢性聲帶炎,好發於長期抽菸的女性,檢查可見聲帶上廣泛的息肉樣腫,患者音調變低、發聲吃 力,甚至造成呼吸阻塞。治療上除了戒菸並避免咽喉胃酸逆流等發炎的因素  之外,可用特殊的喉內視鏡顯微手術去除息肉樣腫,但保留足夠的聲帶粘膜  和粘膜下的組織彈性。

4.接觸性潰瘍或肉芽腫(contact ulcer or granuloma: 因為發聲時肌肉緊張,造成兩側聲帶靠攏時,聲帶勺狀軟骨過度碰撞,或因為全身麻醉的喉氣管插管,造成勺狀軟骨粘膜損傷,加上咽喉胃酸逆流刺激就會形成肉芽腫。 在治療上,去除原因如治療咽喉胃酸逆流、做發聲訓練或改善聲門閉鎖不全,以減少發聲時的肌肉緊張,讓肉芽腫慢慢縮小,甚至脫落。若有明顯的嗓音症狀,也可先夾除大部份的肉芽腫。

5.其他如結核菌、黴菌、免疫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引起的炎症。


歡迎轉寄,引用請註明出處。